身处外汇行业,明年我们该担心什么?
2016-12-12 23:23:26 来源:汇众 作者:Jeff Qiu
今年夏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外汇、差价合约(CFDs)及二元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在监管方面做出一系列令人诧异的收紧或禁令,全球外汇行业哗然一片,甚至陷入了不安与惶恐。显然,这种严苛监管趋势带来的不安心理,已然传递到了中国外汇从业者身上。
最近,笔者在与多名业界资深人士交谈中,他们对2017年的整个外汇行业前景是略带悲观的,尤其是在政策方面,言谈之中对政策的不安情绪尤为明显。这些资深人士认为,中国金融监管层可能会在新的一年针对外汇行业采取限制措施,甚至祭出重拳予以打压。
能够理解,他们的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年4月份,随着以色列等国家禁止二元期权交易后,中国证监会首次表态将二元期权归类为非法交易,称其为具有“赌博性质”。证监会的表态具有相当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这导致很多外汇经纪商和技术提供商直接砍掉二元期权业务,甚至连中国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也下决心不再为二元期权公司提供服务。
上述提及的资深人士们认为,尽管这两年中国外汇等金融衍生品行业发展迅速,似乎满眼勃勃生机之势,但其中的风险与混乱不容忽视,尤其是“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导致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继而对这个行业产生怀疑并心生敌意。很显然,这是危险的信号,这有可能成为毁掉这个行业的“导火索”。
回顾国内现货行业,不能忘记以往的辉煌与2014年3•15被央视曝光后的落败与残喘。以至于现在,国内现货行业几乎放弃了原来的贵金属、原油等业务,纷纷寻求转型之路。包括前不久微信全面封杀微交易并关闭相关的支付功能等等这些,很难说这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循环。
时下,国内外汇行业的火爆程度不言而喻,从今年的金博会上可见一斑。在去年火热的P2P行业被“消灭”之后,今年整个场馆场面最火爆的非外汇公司莫属。一位行业人士半开玩笑地说,“以往历届最火的行业,往往第二年就受到政策打压,或整个行业走向没落。前几年的银行业,如今日落西山;现货行业,当下困境重重;去年最火的P2P,俨然已成骗局的代名词。”
今年最火的外汇行业,是否会成为政策下的牺牲品?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火热局面不是偶然的。2015年后,国内实体经济表现不佳(可以说一直表现不佳),仅有房地产行业独步天下。股市半死不活,楼市炒上天,加上P2P和现货行业的跑路与整顿,很多资金寻求新的投资路径,以期在人民币贬值浪潮下,寻得增值与保值的效果。鉴于外汇行业的自身特点,很快成为了这些资金的新目标。
可以看到,今年很多现货公司寻求转型,将其中一部分业务拓展至外汇行业,通过白标形式将触角伸及外汇业,这是往年一个比较少见的现象,相信这种转型迹象明年将会持续。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而这种业务形态本质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如今行业的竞争不言而喻。常有经纪商感叹:“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人工成本与获客成本的急剧攀升,导致很多经纪商在业务拓展上另辟蹊径。比如,与EA公司合作、与资管公司合作……等等模式来获取客户。但不得不说的是,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这种模式是有风险的,如果出现不可控因素,很有可能导致投资者与外汇公司、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对立加剧。对整个行业而言,这种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这也有可能成为影响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管是以色列、法国、英国还是德国等国家,一改对外汇、差价合约(CFDs)和二元期权等投资产品温和的态度,主要是这些年投资者出现不正常亏损(包括诈骗行为),比如法国过去6年投资者亏损超过40亿欧元;澳大利亚在2015年在外汇、二元期权等在内的诈骗案件中亏损高达2.29亿美元。
笔者曾先后和KVB昆仑国际的董事黄颂源先生及澳大利亚CMC Markets大中华区总裁程必逸先生聊到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市场的状况。他们都曾提到新西兰FMA和澳大利亚ASCI每天都要收到大量外汇等方面的投诉,而这些投诉人,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被投诉的主体又大多在监管国没有业务。
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在中国,如果投资者出现大规模不正常亏损,甚至出现类似泛亚这种情况,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那这个行业基本处于“悬崖边缘”,政策上被打压也算在所难免。
因此,这个市场需要大家共同悉心培育,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唯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全球主要监管机构政策收紧与禁令回顾:
中国证监会
4月18日,中国证监会针对二元期权服务发布风险警告,并将二元期权交易行为定性为赌博,与传统的期权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着本质区别,表示已有地方公安机关以诈骗罪对二元期权网络平台进行立案查处。
以色列
二元期权源于以色列,也是最早将二元期权纳入监管的国家之一,但讽刺的是,以色列最先提出要求禁止二元期权业务,甚至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跳出来,声讨二元期权行业的种种劣迹。目前,以色列已全面禁止二元期权公司在该国开展业务,尽管该产业每年给以色列贡献50亿美元的产值。
法国AMF
法国金融监管机构AMF今年8月份宣布,将禁止所有投资服务提供商直接或间接进行所有在线营销活动,任何复杂或高风险投资工具都不得通过电子邮件、在线广告、视频或音频等电子方式进行宣传。法国议会11月正式批准这一决议。
法国AMF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在过去的6年来,法国投资者因诈骗网站等的在线交易共遭遇近40亿欧元亏损。2015年,监管机构收到了有关外汇及二元期权经纪商的投诉共1,617笔,而2014年仅1,293笔。
欧洲ESMA
欧洲证券与市场监管局(ESMA)在这份问与答的文件指出,包括CFDs,外汇和二元期权在内的投资品种在内,其中设计很复杂的产品让很多投资者很难看懂,也很难理解其中潜在的风险。ESMA等欧洲监管机构很担心投资者收到诈骗等不法行为而出现损失。
也因此,ESMA新规要求,外汇、CFDs及二元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经纪商,禁止将赠金营销策略与客户的交易量挂钩;此外,ESMA还要求欧洲各国监管机构推行“当天出金”的规定,即要求经纪商在客户当天申请出金后当日资金到账。
荷兰AMF
今年9月中旬,荷兰金融监管机构针对差价合约(CFDs)和二元期权采取行动,禁止这些经纪商做广告开展广告等营销活动。荷兰财长将二元期权和CFDs贴上“不良投资产品”的标签。荷兰AMF称,这些投资产品诱导消费者对盈利回报的预期,但却很容易亏损全部投资款。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今年9月初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今年初以来,二元期权诈骗导致该国投资者损失约300万美元。在2015年全年,包括外汇、二元期权在内的投资诈骗导致的损失高达2.29亿美元。该组织预计今年投资者损失将超过2015年。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证监会(CySEC)要求塞浦路斯投资公司(CIFs)必须禁止使用赠金等手段来鼓励零售客户交易复杂投机产品;同时,CySEC还要求,CIFs必须将较低的杠杆比例设置为交易系统的默认值,只有客户能主动选择更改为更高的杠杆比例。而对较低的杠杆比例的定义则是不超过1:50。
英国
鉴于权威数据显示,82%的差价合约(CFDs)经纪商的客户处于亏损中,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公布咨询性监管文件,要求所有CFDs经纪商的杠杆比例下调至50:1,针对交易经验不足的的零售客户,杠杆比例不超过25:1。同时禁止经纪商采取赠金的方式来鼓励交易。
德国
在英国公布相关咨询文件后,德国金融监管机构BaFin公布了类似的文件,文件称追加保证金流程、抑或止损单等等,都无法有效减少投资者的亏损风险。因此要求,为更好的保护投资者利益,CFD经纪商应提供账户负值保护措施。
本文标签:
外汇行业